臺灣費登奎斯®教育中心 Taiwan Feldenkrais Center
  • 最新課程資訊
    • 適合所有人的課程
    • 為舊生所開設的課程
    • 怡如的費登奎斯實驗室
  • 專業師資培育課程
  • 什麼是費登奎斯®方法?
    • 簡史
    • 原則與概述
    • 課程進行方式
    • 附註與小語
    • 影片
  • 音樂家的費登奎斯®課程
    • 費登奎斯音樂營 >
      • 課程內容說明
      • 上課資訊
      • 報名資訊
  • 部落格
  • 講師介紹
  • 已舉辦過之活動
    • 2013 費登奎斯教育之"呼吸"(一) & (二)
    • 2013 每週"動中覺察"團體課程 (五週)
    • 2013 暑期音樂營系列之(一): 呼吸 & ....; (二): 手 & ...
    • 2013 費登奎斯半日工作坊: 脊椎 & … (Spine & Whatever)
    • 2013 骨盆與下半身
    • 2014 音樂家的費登奎斯寒假音樂營
    • 2014 帶著枕頭來上課 : 睡眠 & … (Sleep & Whatever)
    • 2014 力與巧的探索: 手與腳
    • 2014 費登奎斯在花蓮
    • 2014 第一次費登奎斯入門暨師資培訓前導課程
    • 2014 泰山與脫兔
    • 2014 第二次費登奎斯入門暨師資培訓前導課程---呼吸
    • 2015 從呼吸到...
    • 2015 第三次費登奎斯入門暨師資培訓前導課程
    • 2015 行走
    • 2015 暑期費登奎斯音樂營
    • 2015 第四次入門暨師資前導課程
    • 2015 費登奎斯"眼睛"二日工作坊
    • 2016年3月入門&師資前導課程
    • 經典書籍"動中覺察"系列之一: ”呼吸“
    • 經典書籍 “動中覺察”系列: 自我意象
    • “怎麼辦?這樣的我該怎麼辦?”
    • ”一起回到寶寶之旅“
    • 呼吸與內在空間
    • 入門 & 師資前導課程系列(一): 傾聽自己的聲音
    • 入門 & 師資前導課程系列(二) 脊椎與全身上下的連結
    • 入門&師資前導課程系列(三):呼吸
    • 入門 & 師資前導課程系列(四)
    • 入門 & 師資前導課程系列
    • 入門 & 師資前導課程系列: 坐
    • 網路課程:睡前時刻
  • 大家怎麼說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費登奎斯相關資訊連結

課程進行方式

图片費登奎斯1982年Amherst師資培訓
費登奎斯教育上課的方式有兩種: 
「動中覺察(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,簡稱ATM)」團體課程,以及「功能整合(Functional Integration簡稱 FI)」個別課程,這兩種課程是一體兩面,可以相互配合來教導與學習。


團體課程:
在團體課程中,授課教師以口語敘述的方式給 予學生一系列的動作導引,幫助學生在動作中探索,在過程

中復甦其知覺敏銳力以培養覺察能力,發現自己習慣
的動作模式,將感官、知覺、思考、想像力、神經系 統、肌肉系統、骨骼系統等整體,甚至過去的生命歷
程與現今的生活,相互連結重整運行,減少不必要的
精力消耗,來學習到如何以更輕鬆、和諧且流暢的方式,來有效率地執行動作,並發揮理想的功能與狀態。

很多類型種類的運動,著重運用意志力,不斷地要求

去達到符合來自他人或外在的標準,例如越舉越重、
或越跑越快、越撐越久等。而Feldenkrais則採取不同的途徑,課程的設計是以學生個人動作的舒適度及流暢度為標準,在舒適安全的環境與氛圍裡,以輕、巧、慢及好玩有趣為學習的基本原則,並給予很多休息的時間,讓神經元在動作與動作間,有足夠的時間來連結,進而能自發地來學習到更為有效率及良好的動作。

一般來說,ATM課程會以一種特定功能或運行作用為主題,課程的長度約為30-100分鐘不等,學生們著舒適方便動作之衣物上課,很多課堂是躺著進行。通常課程的設計以容易、舒服的動作為出發,逐漸發展到更為複雜的狀況。Feldenkrais設計了好幾百堂的課程,而如今以這幾百堂的課程為基礎,已發展出上千堂的課程。


图片費登奎斯1982年Amherst師資培訓

「功能整合」個別課程:
功能整合是一對一的課程。如同動中覺察課程教師用口與引導學生般,在功能整合課程中(尤其是初期的課程),老師以溫和、不強迫侵入性、不費力、受過嚴格訓練的碰觸方式,運用動覺(kinesthetic sense,見下面中的附註1的解釋)與觸覺等非語言的溝通為主(語言為輔,但比例多寡程度會依據學生學習方式與狀況而定),來引導學生察覺、探索自我本身的動作習慣模式及歷史。在舒適安全的環境中,老師以學生的需求為主,傾聽學生的需要,不強加老師的主觀意見予學生,以符合學生的學習方式來教導,也不強迫學習; 幫助學生在過程經驗中,尋找到當時最適合自己的動作模式,進而激發潛能、提升自我印象及價值,培養更佳的適應性與能力,找到自己進而去實現自己的
 unavowed dreams(不願被人知道的夢想),去選擇更為靈活自由健康的人生。但課程進行的形式以及方法,也會依據狀況有很多的變化。

課程通常在特別為此課程設計的Feldenkrais摺疊桌(床)上進行,著方便動作之服裝,以仰臥、側躺、趴臥、或坐姿或站姿等等,依當天實際上課狀況來決定要如何進行。

但費登奎斯方法是屬於經驗性質的學習過程,如同音樂以及藝術般難以用言語傳達及形容,因此以上敘述都難解釋其中萬分之一。而這也正如同費登奎斯理解到,言語是人類溝通最主要的方式,但也因傳達者與接收者的背景與詮釋的不同,易造成誤解及其限制,因此費登奎斯方法是運用「動中覺察(ATM)」& 「功能整合」這一體兩面,兩種不同的面向和形式(語言及非語言 )來幫助學習。

但由於以上描述也許不容易想像,也可讀讀以下故事,來品嚐費登奎斯方法的氛圍與精神:
"有關於功能整合......"
"矯正是不正確的"

以下影片來自國際費登奎斯協會© International Feldenkrais® Federation. Produced by Marcela Bretschneider. All rights reserved.

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。